DNV GL引領科研創新
2013-12-03 19:39:52 來源:國際船舶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DNV GL集團執行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艾瑞民(Remi Eriksen)
國際船舶網消息,在2013中國海事展期間,DNV GL 強調其戰略目標將更注重研發與創新。DNV 與GL合并以后,DNV GL擁有全球入級船舶和移動式海工平臺市場份額的24%(按總噸計算),是全球領先的船舶和海工入級機構。該集團聯合兩大創新集群,將繼續投入年營收的5%致力于研發和創新,包括長期戰略性的研究。
“DNV 和GL 都享有與業界合作,探尋行業所面臨的技術、法規和營運等諸多挑戰的解決方案的悠久傳統,”DNV GL集團執行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艾瑞民(Remi Eriksen)表示,“目前,憑借我們在漢堡和奧斯陸的兩大技術中心,DNV GL 集團將成為業界創新的一大驅動力。我們以提升安全性為目標,開發新技術并深入研究客戶面臨的技術與運營方面的挑戰。我們將繼續在研發方面的投入,與客戶協同創新,推動技術發展,讓我們的客戶向著更安全、更智能、更綠色的方向發展。”
艾瑞民先生認為,隨著海工產業向更深水和更險惡的海洋環境發展,以及水下裝置數量的激增,市場對技術可靠性與高效性發展的關注在不斷增加。海工支持船的船東已經對這些挑戰作出了應對,他們改善其船舶的總體系統可靠性,特別是人機界面與船舶定位裝置。目前,入級DNV GL的海工支持船有85%已經配備了電推裝置。這些船舶從單一的推進系統(產品庫 求購 供應)轉向更復雜、更先進的技術,包括混合動力裝置,不僅節約了燃油,而且還提高了運營的安全性。
“作為石油天然氣行業的海事擔保、技術保障與風險管理服務的領先專業機構,以及涉足可再生能源與電力輸配電領域的專業服務商,我們期待能滿足行業對更安全、更智能、更綠色技術的需求,”艾瑞民先生說。
在海事領域,DNV GL與中船集團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SDARI)進一步合作開發了第二型“綠色海豚”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概念。名為“綠色海豚575型”的大靈便型散貨船概念是在“綠色海豚38型”的成功基礎上開發的。“綠色海豚38型”目前已收到了超過80份訂單或意向合同,在中國船廠建造。
該型散貨船概念工作內容也包括海浪對船速和油耗影響的附加阻力計算及相關的模型測試。這些計算采用DNV GL的軟件(產品庫 求購 供應)工具完成,可使船體型線的設計匹配于實際的航行條件。
“該型散貨船概念具有很好的能效、可靠性與靈活性,并符合現有及未來的環境法規的要求,”艾瑞民先生介紹說,“重要的是,它采用了目前已有的技術,并滿足船東當前以及未來幾年將會面臨的嚴峻的市場條件。”
“DNV GL在全球100多個國家設有300多個分支機構,員工人數達16,000名。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貼近客戶,傾聽客戶的需求。”艾瑞民先生說,“我們必須與客戶共同面對當前面臨的挑戰,同時我們也必須開展戰略性的工作,開發出革命性的技術與解決方案,引領全球實現更安全、更可持續發展的未來。DNV GL具有實現這些目標的無與倫比的技術專長與堅定承諾。”
關于DNV GL集團
秉承捍衛生命與財產安全、保護環境的宗旨,DNV GL集團推動各組織業務的安全和可持續發展。DNV GL集團為海事、石油天然氣和能源行業提供入級和技術保障服務,以及軟件和獨立的專家咨詢服務。此外,DNV GL集團還為各行業的客戶提供認證服務。
結合領先的技術和運營專長、風險方法論以及深厚的行業知識,DNV GL集團幫助客戶建立決策和行動的信心。DNV GL集團將在研究和合作創新方面不斷投入,為客戶和社會提供運營和技術方面的遠見卓識。
誕生于1864年, DNV GL在全球100多個國家擁有16,000名專業人員,致力于服務廣大客戶,共同打造一個更安全、更智能、更綠色的未來。